你以为的”记性好”,其实是怨恨在侵蚀你!别让积压情绪毁掉关系和健康。心理医生教你识别早期信号,科学放下愤怒,重建内心平静。
当我们遭受虐待、背叛或不公对待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伤害往往会在心中埋下怨恨的种子。如果任由愤怒、痛苦和失望等复杂情绪持续累积数周、数月甚至数十年,它们将深刻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信任能力,以及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方式。
怨恨不仅存在于亲密关系中,它可能出现在工作场所、学校、家庭,以及生活中任何人际互动之中。
那么,如何在怨恨演变成难以控制的情绪之前及早识别它?如何放下积压已久的愤怒,而不觉得自己在背叛自己?心理医生Susan Albers博士分享了识别怨恨的关键迹象,以及摆脱怨恨束缚的实用方法。
什么是怨恨?
怨恨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情绪反应,源于感觉被他人、特定情境或一系列事件虐待或不公正对待。通常,怨恨表现为愤怒、苦涩、厌恶、失望以及对伤害源的强烈不认同感的混合体。
怨恨的常见触发因素
怨恨没有单一原因,但通常由以下情况引发:
- 被利用或剥削:感觉自己的善意或努力被他人占便宜
- 被忽视或排斥:遭受冷落、解雇或忽视
- 缺乏认可:感到不被重视、被忽略或无人倾听
- 期望落差:对他人或周围世界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 失衡的关系:与总是将自己需求置于你之上的人相处
- 权威被挑战:与那些破坏你权威或地位的人互动
Albers博士解释道:”准确表达怨恨的原因往往充满挑战,因为它并非总是直接明了,可能涉及多重因素。这种复杂性源于人类行为和关系的错综复杂本质。怨恨不仅可能指向他人,也可能与自我导向的愤怒情绪交织,形成需要深入自我反思的微妙情感景观。”

怨恨的6个警示信号
及早识别怨恨至关重要。如果任其发展或长期滋养,将更难原谅、放手和继续前进。以下是怨恨的典型特征和行为模式:
1. 负面情绪反复涌现
当遭遇虐待或不公时,每次面对相关人物、情境或回忆,负面情绪都会重新浮现。这些情绪包括:
- 愤怒与敌意
- 憎恨与苦涩
- 不适感
- 厌恶与反感
长期压抑这些情绪可能导致灾难性思维和深层怨恨,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Albers博士警告:”短期来看,压抑情绪似乎是一种应对策略。但从长远看,压抑或忽视情绪可能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滑坡。感到愤怒、遗憾或失望完全正常。关键是要认识并验证自己的情绪,寻求健康的处理方式,这对促进长期心理和情绪健康至关重要。”
2. 无法释放愤怒
怨恨会让你难以放下愤怒。你可能发现自己过度沉浸于这些感受,特别是在面对最初引发这些情绪的人或情境时。有些人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报复欲望。
Albers博士澄清:”情绪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会驻留在身体里。如果不加以解决,愤怒会通过增加心率和血压、引起肌肉紧张和头痛、消化系统问题、削弱免疫系统和睡眠障碍等方式表现出来。所有这些都会使你面临更高的心血管问题风险,如高血压和心脏病,或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
3. 缺乏心理闭合感
怨恨会让你难以停止思考引发压倒性情绪的事件,特别是当事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时。
你可能经历过度思考或反复回想的时期,在脑海中重播整个事件,思考”如果当时不同会怎样”。这些想法可能时而出现,也可能持续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取决于事件性质和处理方式。
案例:作为照顾年迈父母的长子女,如果弟妹没有付出同等努力支持家庭,你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怨恨。这些感觉可能萦绕多年。
Albers博士解释:”护理场景中的怨恨通常源于对努力和支持的感知差异。它受到家庭角色、期望和未解决的悲伤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驾驭这些关系的深度和复杂性需要时间才能理清。因此,怨恨的来源有时很难识别,可能已经发展多年。”
4. 伴随后悔或悔恨
当怨恨等强烈复杂的情绪挥之不去时,我们往往会将其与其他情绪关联,如后悔、羞耻、内疚或悔恨,特别是当我们感觉自己也有过错时。
案例:如果你因新员工的晋升而被忽略,可能会对该员工、老板或整个公司产生怨恨,觉得自己的成就未得到应有认可。你还可能内化这种体验,强化”我不被领导赏识”或”我做得不够好”的想法,甚至可能正在处理强烈的嫉妒心理。
Albers博士指出:”当怨恨在内心滋养时,会成为自我怀疑的温床,将我们引向自我欺骗的危险陷阱。我们会扭曲对自己的看法,质疑自己的价值,并允许他人操纵我们的现实,因为我们紧抓这些感受不放。”
5. 产生恐惧或回避行为
怀有怨恨时,你会穿上情感盔甲。为什么要让自己再次置身于曾经伤害你的人或情境中?
这种模式在人际关系中尤为常见。如果你曾被前任伴侣抛弃,可能会对他们以及任何让你想起他们或表现出类似行为的人产生怨恨,因为这会触发对背叛和缺乏承诺的恐惧和焦虑。结果,你可能向内收缩,避免与人接触、约会和社交聚会,因为害怕再次受伤。
Albers博士说:”表面上,怨恨似乎赋予你权力和控制力。但在内心深处,它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真正持久的损害。起初,回避似乎是一种应对方式。然而,通过回避行为,我们无意中助长了怨恨之火,让它向内发酵和加剧。路透心理研究表明,这种模式超越人际关系,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事业、个人目标和自我价值。怨恨破坏了我们的期望和与他人接触的意愿,让你感到愤怒和绝望。”
6. 关系性质发生改变
怨恨会导致关系发生真正的变化和失衡。如果你怀恨在心,可能会以非常明显的方式对某人发泄,甚至采取被动攻击行为。怨恨也可能导致关系的终结。

如何放下怨恨:4个实用步骤
研究表明,宽恕对身体有显著益处。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愿原谅的参与者相比,能够原谅的人感觉身体负担更轻,跳得更高,认为山坡不那么陡峭。
事实是,我们的身体承受着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如果不以健康和富有成效的方式处理,我们可能会被其重压和所有压抑的攻击性所压垮。当你准备放手、将怨恨留在过去时,以下步骤可能有所帮助。
步骤1:找到怨恨的根源
如果你正在处理怨恨,寻找能帮助你解开这些困难情绪的治疗师可能是第一步。治疗师可以帮你找出这些感觉的根本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活的其他领域。当怨恨情绪重新浮现时,他们可以与你合作识别健康的应对反应。
Albers博士说:”怨恨可能就像冰山,其真正来源隐藏在表面之下。在治疗中,你踏上自我发现之旅,剥开层层外壳以揭示怨恨的根源。这可以帮你停止怨恨循环,实现治愈并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它还能帮你找到自己的声音,传达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压抑自己的需求。”
步骤2:练习同理心并审视期望
对对你重要的事物进行个人盘点。你需要什么来支持健康的界限?你需要什么来”了结此事”?你在寻求道歉、解释,还是某种补偿?
承认你在问题中的立场、治愈所需的条件,以及对自己和相关方的期望,是处理任何未解决冲突的关键。
Albers博士说:”同理心在停止怨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立场理解他们的观点。接纳引起怨恨的人或情况可以打开治愈和闭合的大门,使我们能够找到对自己的同情,为宽恕和成长创造空间。”
步骤3:实践感恩
口头说感激很容易,但将其付诸行动可能需要多年练习。当你在怀疑和消极情绪中打转时,依靠那些通过感恩实践给你带来平和与积极的人、地方和事物。如果不确定从哪里开始,尝试写感恩日记,记录所有让你快乐的事情,作为改善健康和福祉的积极步骤。
Albers博士说:”让自己从怨恨中解脱的关键是调整心态。这意味着摆脱愤怒、伤害和失望,理解怨恨是如何演变的。这是有意识地选择放下过去,拥抱宽恕。从长远来看,迈出这一步可以为心理健康创造奇迹,反过来又能提升整体健康。”
步骤4:倾向于自我同情
就像飞机上的氧气面罩规则——在帮助他人之前先戴上自己的面罩。原因?如果你自己窒息了,根本无法帮助任何人。
Albers博士重申:”寻求支持是可以的,因为独自应对怨恨并不容易。与治疗师合作可以帮你从新角度看待情况,获得自我同情,这成为实现可控的治愈和成长之旅的关键。”
找到练习自爱和同情心的方法,不仅能让你在未来取得成功,还能帮你认识到,当陷入怨恨的痛苦中时,你可以成为自己黑暗中的光。

结语:释放怨恨,拥抱自由
你不必承载这些让你感到沉重的负面情绪。相反,你可以允许自己感受它们、表达它们,并进入一个安全的恢复空间。
怨恨是人类情感体验的自然部分,但它不必定义你的人生。通过识别早期信号、理解根源、寻求专业支持,以及练习同理心和感恩,你可以打破怨恨的循环,重获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记住:放下怨恨不是为了伤害你的人,而是为了你自己的幸福和成长。
Filed Under: 首页 行动实验 预约心理咨询 企业咨询 工作机会
受认证最专业的心理咨询国际机构。致力于研发技术,实验、社会分析或临床文献。凭借其卓越的专业团队和多国认证的资质,成为心理咨询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安全、保密且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融合多种心理疗法和干预技术,有效应对心理疾病、自我提高,婚恋亲密关系、青少年成长等多方面的问题。



